公管荐书 | 如何指导激励社会部门的社会创新?
社会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那些实际出现的、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问题。以规范的社会科学方法观察、总结、分析社会创新的经验,都是走向成功创新的必经之路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社会创新不仅是一个实践过程,也是不断积累的社会科学知识生产过程。
本期荐书带来《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》系列刊物,共同探讨社会创新前沿的实践与研究。
刊物简介
《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》英文版(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)指导和激励来自世界各地和社会各个部门(非营利组织、企业和政府)的数百万社会变革领袖。通过在线研讨会、会议、杂志、在线文章、播客等,《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》探讨涉及各类主题的研究、理论和实践,包括人权、影响力投资和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模式。
《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》英文版由斯坦福大学PACS中心出版。中文简体版由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引进,汇集了世界各地在社会创新方面的前沿研究、实践、经验总结,以及专家学者对社会创新方面新的见解,同时更加关注中国语境内的社会创新研究。
主要探讨话题
01期:
行为科学与影响力评估、大数据与开放式政府、白宫尝试社会创新、互联网时代下的公民教育、福利组织、将教育嵌入日常生活、非营利组织合作筹款模式等。
02期:
人们如何从价值观出发自我组织起来以应对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?
在城市规划、组织设计、教育、公共卫生和高科技等领域,“共创”是否是一个实现突破性创新的好方法?
与美国众多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和慈善组织相比,在外部看来,中国的企业家在公益领域是否更愿意抱团做事?
社会创新实践中,文化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?如何通过建筑促进人与人、邻里与访客、市民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之间的现实互动?
03期:
公益企业与人权、规模化科学、技能志愿服务的前景、为文化艺术创建政策指数、高科技巨头创建的慈善机构、被边缘化的社会回报、为“食物银行”减肥、企业社会责任、贫困援助、儿童肥胖等。
04期:
传统资本市场在防止气候变化加剧方面的问题、测量手段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社会体系的改善和创新、领域催化组织如何激发社会变革、社会服务的新方式、设计思维运用于高等教育、外来移民的医疗保险问题、适宜创新的土壤、有限的结社权、中国第三部门的历程等。
全球化的社会创新理论离不开本地创造的实践。欢迎留言分享您对社会创新这个话题的看法。
本期编辑/阿董